公告板
 [2009-11-12]美麗女人
 [2009-11-13]整形
 [2009-10-15]美容
  • 1 
瀏覽模式: 普通 | 列表

嗜脂益生菌能減肥? 專家斥誤導

靠生吞細菌可以減肥?近年有食品業者推出含「噬脂益生菌」的食品,違規宣稱減重療效,但學者表示,世上並無「噬脂益生菌」這種菌,益生菌並不會吃脂肪;真正能吃脂肪的都是會分泌毒素的壞菌。

事實上,以「噬脂益生菌」為名的食品已推出多年,因違規宣稱減重療效,是衛生單位違規食品廣告排行榜的常客,台北市這個月初公布的食品、藥物違規廣告排行榜中,「噬脂益生菌」就排名第三。

台灣乳酸菌協會前理事長、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系教授蔡英傑表示,業者宣稱的噬脂益生菌會吃脂肪所以能減重,是錯誤的概念。

蔡英傑表示,腸道中確實有一些菌會吃脂肪,屬「格蘭氏陰性菌」,但這卻是一種壞菌。當人們攝取太多脂肪後,小腸無法完全消化,殘餘脂肪跑到大腸後,這些壞菌就會開始吃脂肪,接著大量繁殖。

然而,蔡英傑說,當這種壞菌大量繁殖,細菌表面分泌的一種「內毒素」,也會大量進入血液中,引發全身性的發炎反應,稱為「內毒素血症」。而這種發炎反應,正是肥胖、糖尿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源頭。

肥胖為何與發炎有關?蔡英傑表示,肥胖是脂肪囤積,但同時也是發炎反應所造成,機轉相當複雜。簡單來說,體內發炎會使胰島素的阻抗性增加,導致能量代謝異常,此時,脂肪細胞會去血液中「抓很多脂肪進來」,導致一般人口中的肥胖。

蔡英傑表示,所謂的「益生菌」是指對身體有益的細菌,絕大多數是「乳酸菌」,具有減輕發炎、改善腸道菌相的功效,間接有助於改善肥胖等慢性病。

蔡英傑表示,一般食物中比較少含有乳酸菌,不過,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,可以使腸道中原有的乳酸菌數量增加,具有「養菌」的效果。如果真的要額外補充,則建議選擇持有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的乳酸菌飲料,一天不要超過一瓶,因這類飲料熱量也高,喝太多會發胖。

至於膠囊或錠劑的食品,蔡英傑表示,品質比較良莠不齊,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,建議選擇有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,若業者做了誇大不實的廣告,產品的可信度往往更低。
標籤: 減肥

猛喝糖飲 體胖肚凸


猛喝糖飲 體胖肚凸
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:"2009/11/19 00:07" 【記者鍾佩芳/台北報導】

根據二○○四-二○○八年行政院衛生署辦理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研究顯示,含糖飲料喝愈多,體重愈重,腰圍也會愈大,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昨(18)日表示,尤其近來珍珠奶茶及其他含糖飲料風行,使男性腰圍比十年前增加四~五公分,女性腰圍則增加三~四公分,呼籲民眾應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,以避免代謝症候群的發生。

將國內十九~六十五歲罹患慢性病或是有刻意減肥的除群剔除後,有近八成的男性會喝含糖飲料,且其中十七‧二%的男性,幾乎每天一杯以上;而近七成的女性會喝含糖飲料,且其中七%的女性每天一杯以上。

中央研究院潘文涵研究員表示,每天喝少於一杯的,體重過重的風險(BMI大於25)是不喝的一‧八倍,每天至少喝一杯以上含糖飲料的人,體重過重風險是不喝的人的一‧九倍;而喝較少的比不喝的腰圍過大(男性大於90公分、女性大於80公分)的風險是一‧三倍,喝較多的比不喝的腰圍過大的風險則高達二‧七倍,上升趨勢非常明顯。

潘研究員表示,有些飲料含有高果糖,一旦飲用過多會造成代謝症候群等疾病,且喝冰冷的飲料會影響代謝,常喝液態飲料也容易使人無法辨別食物進來與否,而長期的飲用含糖飲料會造成腹部脂肪堆積更嚴重。她建議,女性一周喝含糖的飲料勿超過兩杯〈一杯以240~250CC而論〉;男性勿超過三杯;若有額外攝取甜食者,則此數據則需下修。

衛生署提醒,民眾在選擇飲料時應盡量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,或降低糖的含量,以避免攝取多餘的糖分,過多的熱量,再搭配多蔬果,多運動。如此一來,才可以降低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。

資料來源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1119/128/1v8d4.html

標籤: 減肥 減重 熱量

愛喝含糖飲料 「中廣」風險增2.7倍

 自由  更新日期:"2009/11/19 04:09"

比對10年後腰圍 男增4~5cm 女胖3~4cm

〔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台灣人腰圍要注意了!衛生署公布最新調查指出,高達七到八成國人會喝含糖飲料,且比對十年前腰圍數據,國人腰圍明顯增加,男性腰圍增加四到五公分,女性增加三到四公分,學者呼籲,國人應少喝含糖飲料,避免肥胖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上身。

衛生署委託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潘文涵進行研究發現,國內十九歲到六十五歲尚未罹患慢性病、也未刻意減肥的男性,近八成會喝含糖飲料,其中十七.二%幾乎每天一杯以上;女性則有近七成喝含糖飲料,其中七%每天一杯以上。

調查發現,喝含糖飲料的人,不論男女,每天喝「少於一杯」者體重過重的風險(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二十五),是不喝含糖飲料者的一.八倍,每天「至少喝一杯以上」含糖飲料的人,體重過重風險是不喝者的一.九倍。

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說,喝較少者和不喝者相比,腰圍過大(男性大於九十公分、女性大於八十公分)的風險是一.三倍;喝較多者和不喝者相比,腰圍過大的風險則高達二.七倍,上升趨勢非常明顯。

建議標準:女性週喝1~2杯 男性3~4杯

潘文涵指出,含糖飲料主要是冷飲,冰冷的飲料不利於新陳代謝,飲料因為是液態,又很容易喝過量,攝取過多的熱量與糖分。此外,部分飲料中,會添加一種「高果糖糖漿」,這種糖若攝取過量,可能使胰島素敏感度降低,不利於血糖控制,也可能使三酸甘油脂(俗稱血脂)上升,脂肪比較容易囤積在腹部。

潘文涵建議,含糖飲料儘量少喝,即便是平常不吃甜食的民眾,女性一週最多喝一、兩杯(瓶),男性一週喝三、四杯;如果平日有吃甜食,就更得少喝。

潘文涵表示,糖的攝取最好來自天然的食物,例如水果、天然果汁,甚至吃葡萄乾也不錯,因天然食物雖然也有糖,但同時保有利於糖分代謝的成分。

資料來源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1119/78/1v8si.html

標籤: 減肥 減重
  • 1